Aha| 从 “教育工作者” 到 “教师创业者”
创新催生公民
(小编注:本文是 Aha 学院的创始人顾远在蒲公英大学,作为导师最近的在线讲座。现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文,文字略有调整。
什么叫做教师创业者?和未来的教育有什么关系?怎么样才能做一名教师创业者? ...... 欢迎 Aha 的读者们一起讨论。
蒲公英大学由蒲公英教育智库、新校长媒体系和星教师媒体系联合创办的未来教师在线学院,致力于帮助教师们全方位的重新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希望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面向未来的老师们,可以关注蒲公英大学。)
***************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有机会通过 “蒲公英大学” 这个平台和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做一个交流。我知道有些学校和老师为了不错过蒲大的每次课程,往往还需要专门调配自己的上课和工作时间,很让人感动,我也希望今晚的分享交流能够让大家度过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
我今晚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 “教育工作者” 到 “教师创业者” 》。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能理解,教师天然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可教师创业者是什么意思?是鼓励每个教师都去创业吗?当然不是。
想到这个主题其实和我的个人经历以及现在所做的工作有关。
差不多20年前,我在一所私立高中做英语教师,教了三年书,带完了一届学生,然后就辞职进入了商业领域。一路兜兜转转,到了 2011年,成立了Aha 社会创新学院,希望帮助更多有志于社会变革的人和组织提升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为此我们开发了很多的课程,也设计实施了很多的教育项目。到了2014年,我们开始做教育创业加速器,鼓励和支持那些教育领域的创业者,把我们认为好的教育理念真的做出来,并且惠及更广大的人群。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支持了大约 40 个教育创业团队。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自己就是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然后变为一个教育创业者,进而变成一个教育创业的支持者。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个人关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和学习的一些思考。
教师的传统形象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提到教师,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形象?
我问过不同的人这个问题,发现回答差不多可以用三个人来概括。
第一个人是韩愈。因为韩愈在《师说》这篇文章里说教师的职责就是 “ 传道、授业、解惑 ” 。第二个人是斯大林。很多人都听说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最早出自斯大林之口,他当时说的是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后来演变成了教师。第三个人是刘慈欣,中国最知名的科幻作家。他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乡村教师》,说的是中国偏远山区有一位老师,重病在身仍坚持教学,临终前还在教学生力学三大定律,最后这几个学生因为能够背出这三大定律,所以外星人判断地球上是有智能生物的,于是地球逃过一劫。
这三个回答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的传统形象。韩愈是从道德教化和知识权威的角度阐释了教师的职责。斯大林的比喻则从维护政权的角度,强调了教育和教师在意识形态和人的思想改造方面发挥的作用。而刘慈欣塑造的乡村教师形象反映出的则是教师的典型日常教学行为——在小说里,那位教师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两个字 “背啊!” 。
如果前面那个问题问的是我,我首先想到的形象会是20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我所在的年级组的办公室里,一位全国特级教师,挥动着手中一本泛黄的备课笔记,对着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年轻教师说:“这本笔记跟了我17年,有了它,我走到哪里都不怕!” 我记得当时自己的反应是:“ 天哪,你不怕,我怕。”
很多人都知道,今天主流的教育体制诞生至今不过百余年,模拟的是大工业生产体系:统一的入学年龄、统一的上课时间、统一的学制安排、标准化的教学内容、标准化的教学方式、标准化的考试评估,目的是为了向大工业体系输出标准化的劳动力。在这样的体制之下,教师一方面被期待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形象,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另一方面,又在体制之下处处受限,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压制了创造力,而只能是体制上的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文章中写过一句话:“今天对主流教育体制种种弊病的抨击,一言以蔽之,就是 ‘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知识,去应对21世纪的挑战。’” 这种情况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因为时代变了。
时代正在经历巨变
关于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新时代,不同的大师给过不同的说法。德鲁克说这是一个 “不连续的时代” ,查尔斯·汉迪说这是一个 “不理智的时代” 。我前不久在读霍布斯鲍姆的书,他说这是一个 “断裂的时代” 。现在一些商业畅销书还会使用 “量子的时代” 这样的说法,因为量子物理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描述的是微观世界里高度动态的、不确定的状态。说法不一样,但描述的特征其实是一样的。新的时代是一个 VUCA 的时代,这是四个单词的首字母: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即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简而言之就是,周围的一切变化得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可预测。
最容易被我们察觉的变化可能是技术的变化。前不久人工智能又一次战胜了人类最顶尖的棋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描写的未来场景,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去年 AlphaGo 战胜李世石的时候我就在一篇文章里引用过这么一段话:“对于一个接受了16年标准教育的人来说,假定他能活60岁,那他几乎花了人生 1/4 的时间全职进行学习。能背古文诗词、能解圆锥曲线方程、会计算脱离地球引力需要的速度,知道各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 .... 而这些,搜索引擎可以在几毫秒之内就找到答案。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花了16年的人生黄金阶段的时间去掌握计算机一秒钟就可以搞定的事。这样看来根本不用去担心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威胁人类,因为已经在威胁了。”
还有一些变化是悄然发生的,更不易察觉。比如多项研究都已经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到 2030 年,人类现有工作中有 50%-75% 都将消失,由机器来完成;反过来,在全世界今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中,有 65% 的人在未来将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掌握的技能的半衰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技能半衰期” 的意思是过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当初学会的东西就没那么有用处了,或者干脆就过时了。上个世纪后半段,这个半衰期是30年。现在是多少呢?5年。关于技能半衰期,我特别感同身受。90年代我大学毕业,在学校里学的是 DOS 系统和 WPS 办公软件,到了工作单位才发现市面上已经开始用一种叫做 WINDOWS 的操作系统和 OFFICE 办公软件,于是重头自学。所以我很认同一种说法,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永远处在 “菜鸟” 状态,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才能去引领时代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学习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而现在,(高效)学习更是一种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
有一些变化我们作为教师可能感受得更加真切。比如现在直播平台特别多,越来越多的老师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宁愿舍弃稳定的饭碗,而选择去做网络上的名师。过去有种说法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现在还可以补上两句:“处处不留爷,我就去创业!” 这种情况过去在教育领域是很少发生的。
反过来,再看学生和家长这一边,一方面我们会看到学区房热、小升初热、甚至要 “赢在射精前” … 等等现象,但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高考率是在下降的,很多家长不再选择体制内学校学习,他们选择私立学校、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干脆几个家长自己办学,homeschooling。这些现象在过去也是很少发生的。现在各种外界变化使条件都具备了,于是这些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了。
面对这些快速发生又影响深远的变化,我们作为教师也必须做出改变。我们要改变的远不止是怎么做出更漂亮的 PPT 课件、怎么更准确地猜题、怎么更有效地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的改变,我们最终面临的将是一种 “降维打击” 。这种打击直接来自于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做这些事情远比我们人类更有效。现在人工智能可以更有效地写出新闻通稿、进行股票交易,甚至诊断疾病。如果我们教师的工作还停留在 “知识的二传手” 这种低价值内容的话,我们离失业也就不远了。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将其视作是一种机遇。我很喜爱的作家 Kevin Kelly 说过一句话:“人工智能的时代最大的价值是,帮助我们重新定义人性。” 我套用这句话也说一句:“人工智能的时代对教师最大的价值是,帮助我们反思教育的本质,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
面向未来的“社会化学习”
谈 “教” 之前,我们先看看 “学” 的方面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我非常赞同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魏勇的观点:“凡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们前面说过,如果学习的内容就是记住那么多公式、年代、理论……的话,那么我们不用跟人工智能比就已经输了。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把 “信息” 和 “知识” 混为一谈;把 “记忆” 和 “应用” 混为一谈;把 “懂的东西多” 和 “有见识” 混为一谈;把 “会考试” 和 “能解决问题” 混为一谈;把 “学校学习” 和 “终身学习” 混为一谈。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一个人未来成就与幸福的并非学术知识,而是各种个人能力,比如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却恰恰是现行教育内容中普遍缺失的。面向未来的学习究竟应该学习什么,尽管各种研究的结果以及政策标准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思路是一样的。
比如美国提出的21世纪学习框架中的 “4C核心素养” :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Critical Thinking、有效沟通的能力 Communication、协同工作的能力 Collaboration。再比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牵头的“全球教育创新计划(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 提出的 “面向21世纪的教育” 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内心的成长、人际能力、认知能力、价值观、积极的参与式的赋权的教学法,每一个类别下都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内容。这些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框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和教育机构接受,指导着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日常工作。
学习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学习的途径和设备越来越丰富,学习再也不是只能发生在学校教室里了。
大家觉得被这种情况冲击最厉害的是哪一门学科的老师?我走访过很多学校,不管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里的学校,我的发现是,最受冲击的是英语教师。过去,在我教英语的那个年代,英语老师在学校里可以算是一种蛮特别的存在。一来,英语是主科,地位当然就高;二来,会说一门外语,这是多么牛的一件事啊!可现在不了,学生随便在网上就能看到听到最正宗的美式英语、英式英语,还带字幕的,学习效率高太多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一对比就发现,我们的英语老师发音不行啊,跟正宗外国人没法比嘛,于是英语老师的地位一落千丈。我知道有不少学生懂一些韩语日语,怎么学的?不是在课堂上,而是看韩剧日剧,因为他们喜欢,边看边就学会了。还有很多学生在 MOOC 上,比如国外的 Coursera、国内的网易公开课,上面有大量的课程,他们选自己喜欢的学,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和地点,也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
六月是毕业季,网络上流传着不少毕业致辞。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致辞里都会有类似下面这句话的寄语:“在你们加入社会后会看到各种离奇的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还会遇到各种的诱惑和挑战……” 我们一方面被这样的谆谆教诲感动,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知道那些离奇现象,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不曾遇到诱惑和挑战呢?这些寄语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的学校系统把学生隔绝在了真实的世界之外,他们学习了书本知识,却不曾认真面对过自己真实的内心,解决过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在一个县城里听到一个中学老师这样激励学生,他说:“你们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进了大学以后,你们就可以想睡多少觉睡多少觉,想谈多少恋爱谈多少恋爱。” 底下有个女生问了一句:“那我们(上了大学以后)什么时候学习啊?” 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你们毕业走上社会以后。”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脱口而出的话是多么的深刻啊。它揭示了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教育的真相: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真正的学习是在走向社会有了工作以后才会发生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听到过的来自一线教师的关于教育真相最真诚的告白。
围绕学习的种种变化都显示出,学习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边界,越来越 “社会化” 。所谓 “社会化学习”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个维度来描述。
社会化学习的第一个维度:学习在窗外。
学习发生的场域再也不只是学校教室,不限于课堂的 45 分钟,而是可以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公园、森林、社区 ……,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最合适的形式进行。去年底蒲公英教育智库办的教育创新大会上,我曾做过一个发言,里面提到了我们 “群岛教育加速器” 支持过的一家教育创业机构,他们为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们提供各种素质教育。他们和当地的超市结成了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把超市变成了课堂。孩子们在里面学习算术、学习设计、学习如何进行访谈调查,也就无形中锻炼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做计划的能力等等。
最近,专注于K-12线上教育研究的国际组织 iNACOL 发表了一份名为《探究个性化学习的未来》的报告。其中明确提出,学校和家庭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个性化的学习场域,淡化学校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日程安排这些概念。学校和家长可以在任何适当的场所和时间,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真正实现 “因材施教” 。
社会化学习的第二个维度:他人即老师。
教学再也不只是专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了。一来,很多知识不见得教师就是最懂的,最有经验的,特别是很多教师就是 “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在真实世界的实践能力,怎么可能去教学生这些能力呢;再者,社会上有很多不是专职老师,但是经验、能力、热情等足以使他们胜任在某个领域某些方面承担其教师的角色。我把这些人称之为 “Uber式的老师” ,不是专职,而是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之中。有一位北京的教师了解到我的这个观点,很认可,于是就真的在自己的学校里做了尝试。她和 “在行” 联系,找到了一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然后组织他们和自己的学生对话,交流不同专业领域里的行业动态、工作内容、发展趋势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领域,培养兴趣,也判断自己将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方向。
再举一个例子。Udacity是MOOC三巨头之一,他们推出了一个叫 “nanodegree(纳米学位)” 的项目,和谷歌这样的领袖级企业合作,定制开发IT技术类的课程。课程的开发者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都是相关领域里的资深从业者,内容围绕着特定的实用技能。而且和一般的 MOOC 不同,上纳米学位课程的学生是可以得到真人指导的。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会得到专业人士的反馈。这些专业人士分布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台电脑就可以在自己的零碎时间里给学生批改作业,做评估反馈。学生会给这些 Uber 式的老师打分,分数高的老师获得的收入也会更高。透过这样的学习体验设计,nanodegree 的完成率高达90%,远远超过一般的网上课程完成率。
社会化学习的第三个维度:世界是教材。
学习的内容再也不只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真实世界里的各种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和对象。蒲公英大学的课程里有一门是钱峰老师的 “万物启蒙” ,以某种自然界的元素,比如竹子,生发出一系列的学习内容,既有趣又实用,而且内容高度综合,还训练了技能。杜威说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更进一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我也用一句话来概括:“过去,教材是我们的全部世界;今天,全部世界都可以是我们的教材。”
教育 3.0 需要更多的教师创业者 (Teacherpreneur)
“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很显然,社会化学习是一个高度开放多元的系统。既然我们可以从整个世界那里获得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以及支持我们学习的 Uber 式老师,那我们为什么还一定要通过 “去上学” 来学习呢?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大会(WISE)向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创新者问了一个问题 “2030年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 这是我的回答:“学校将依然存在,但功能不再是课堂教育。教育方式将围绕解决真实的问题来设计。学生围绕特定问题形成学习小组,学校成为他们社交、议事和实践的地方。教师将变成一个知识的策展人。另外,社会创业家教育将出现在各级教育之中。” 右边的这些数据是 WISE 在搜集完所有回答以后做的统计,看来各方的预测还是很一致的。
归根结底,学校在未来并不会消失,但学校将变成一个利于学生进行社会化学习的地方,并为他们在解决真实世界里的问题和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职业在未来不会消失,但是它的职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下面我用三张图来展示这种变化。
第一张图展现的是“教育1.0”,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里,老师扮演的是全知全能的知识输出者,而学生们就像一个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主要的动作就是 “接收、回应、反刍” 。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普及,移动设备无处不在,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知识已经变得唾手可得。我们不需要一个 “万事通” 老师,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老师再继续扮演这个角色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有意思的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用上了微信群、直播、在线讨论论坛等等科技手段,但是教学的内核以及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没有本质变化的,仍然是一个 “我说你听” 式的知识权威的单一输出模式。
第二张图展现的是 “教育2.0” ,这是目前一些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如 “项目式教学法(PBL)”、STEAM 课程的教学模式等。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鼓励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分享、合作、探究,也就是形成一个 “学习社群” ,也有人叫它 “学习共同体” 。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交响乐团指挥,Ta 来设定相应的学习框架、节奏和方向,并鼓励学习者们进行更多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络与合作,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探究知识结构。
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是一大进步,但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前面我们提到过未来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呈现出 “社会化学习” 的形式,也就是 “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但是,并不是做几场到学校之外的活动,或者邀请几位专家给学习者讲课,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纳一些互联网上的内容就叫做 “社会化学习” 。完全的 “社会化学习” 是 “教育3.0” —— 也就是第三张图所展示的模式。
在教育3.0 的结构中,老师就像一个学习社群里的导游,学习者自己是自己学习网络的连接者、学习内容的创造者、学习体系的建构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在社群中创造自己独特的学习体系和学习节拍;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智能、与他人的合作和产出,丰富和扩展了学习社群本身。
所以,一个3.0 的学习社群中,所用来学习的资料、经验、信息、知识 .... 应该是共同构建,综合形成,不断反馈,持续更新的。教师的价值不仅在于 “开放新的教学内容” ,或者 “设计新的教学形式” 上,而是进一步拓展为 “该如何为学习者搭建一个社会化学习的支撑产品或者服务体系”。
此时,教师的角色是非常多重的:ta 是能够唤醒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渴望的导师(mentor);ta 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发现和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教练(coach);ta 是可以围绕学习者的兴趣和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的洪流中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资源和有用的信息的 “知识策展人(curator)” ;ta 是外部学习资源——包括 Uber 式的老师、各种社会机构等的协调者、组织者;ta 是学习体验设计师、课程设计师、课程实施者、学科专家、学习生涯顾问(类似职业生涯顾问)、测评设计师、课件设计师、助教。
听到这里,老师们可能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看来我们不仅不会失业,而且我们的价值可比原来的 “知识二传手” 的价值高太多了;担心的是,这么多角色和职责,一个人怎么忙的过来,又怎么能够胜任。别担心,在教育 3.0 里,教学内容是跨学科、主题式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学生、社区、社会机构共同协作发生的、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将不可避免地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而非单个教师 ; 在团队中,不同的人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教学工作。
2010年,美国教学质量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Quality)与 “ 2030教师解决方案” 小组(TeacherSolutions 2030 Team)共同发布了一份名为《教学 2030:我们必须为学生和公立学校做些什么?——现在与未来》(简称《教学 2030 》)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概念:“ 教师创业者(teacherpreneur)”。这个词是 “教师(teacher)” 和 “创业者(entrepreneur)” 两个词结合而成。意即:“ 有创业者精神的教师 ” 。
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是一个混合型职业,他们会成为 “教师创业者(teacherpreneurs)”,具备创造力、教学变革能力和领导力,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学,一部分时间担当学生的指导专家、教师教育者、社会组织者、学习设计师、政策研究者以及教师网络中的虚拟导师等。
在我看来,要想成为这样的 “教师创业者” ,除了教学技能,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即兴力”。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积极适应变化的心态和能力。既然未来是快速变化的和高度不确定的,我们就坦然而自信地面对它,并且把变化当作是一种机遇,推动事情的变化。很多人会把即兴和任性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根本是两回事。即兴讲究小步推进,随机应变,不断试错;而任性则恰恰相反,是不管环境如何,都要固执于某种本能的情绪和行为。还有些人会把即兴理解为 “滑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实即兴是人的一种主动行为,而滑西瓜皮则完全将自己处在了被动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要想成功就要做正确的事,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去做。但什么事情对当下而言是正确的事,以及用什么方式去做才是正确的,往往都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更经常的情况是,我们只有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通过不断的试错来发现和趋近它们。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用即兴的方式主动根据外界的变化,沉浸到整个情境中,发挥自身所有的感知和能量来探索未知。
第二种能力是创新力。对创新这个词的误解很多,以为创新是去创造一种全新的东西出来。其实,创新通俗地讲,就是用同样的资源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结果出来。创新很多时候是一种组合,把现有的不同要素组合起来,创造出比原来更好的结果就是创新。另外,我们机构有一句slogan,叫 “约束催生创新” ,就是说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缺少资源,反而逼得我们做出了更好的创新。时间关系,我不多举例了。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读一读我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没有钱能不能办出更好的教育》。
第三种能力是资源力。
我记得蒲公英大学的课程模块里有一门课是张良老师讲的,就叫 “资源力” ,所以我也不多讲了,不过由此看,蒲公英大学的课程设计确实是很有前瞻性的。我就引用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是耶鲁大学已故的教师 Dees 说的。他是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这个领域里的顶尖学者。他说:什么叫 “创业家精神” ?就是 “能够动员超过自身掌握的资源的能力” 。这个定义说得真好。想想看,社会化学习里,教师要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打交道,要去动员和激励 Uber 式的老师,这些机构、这些人都不归你管,不隶属于你,但是你能够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为教学服务,这就是了不起的资源力,了不起的创业家精神。
最后一种能力是领导力。
这个词也经常被误用,尤其是在中国,好像说的都是权谋之术。其实领导力可以被看作是激励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使命感的结合体。未来的教学工作将越来越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而且团队成员不仅仅是跨学科的教师,甚至还可能包括跨组织边界的成员(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社会机构的成员、Uber 式的老师、社区成员等),因此这些原来单人工作时不太凸显的能力就变得越发地重要起来。
因为时间关系,四种力我不再进一步展开,好在围绕相关能力的学习材料市面上有很多,而最重要的是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其实蒲公英大学的发起人李斌总裁和沪江网的吴虹老师,我认为都是非常好的 “教师创业者” 的例子。李总在提到创办蒲公英大学的初衷时是这么说的:“一言以蔽之:我们试图让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校长、最好的学者、最好的跨界专业资源,以一种最好的组合方式,合理的学习形式,低廉的学习费用,走进你急需引领的教师专业生活。” 蒲公英大学运作了两年下来,看看是不是体现出了我们前面说的四种力,而教学方式本身是不是也很类似于我们前面分析过的社会化学习和教育 3.0 模式。所以,“教师创业者” 离我们并不远,新的教学方式也正在蔓延开去。
最后我想引用科幻作家 William Gibson 的一句话,我把它翻译成了中文:“未来已然发生,尚待分布均衡。” 教育的未来在我们身上已然发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分布地更加均衡。
***************
附: 课后思考题
请描述你心目中:10年以后,在你现在所在的地区,教学的一般场景,以及你本人在这一场景中的角色和职责。
我们的公号文章皆为原创,探讨 “社会创新、教育创业、社会投资” 等主题。我们希望透过这些文章,呈现Aha在这些领域内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对行业发展的前瞻。希望读者们可以从中获得实践上的启发,并享受阅读和分享时带来的快乐。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章啦。